1976年有天,毛主席和平常不太一样,一大早就去办公室坐着。这几年他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好长时间没这么早到办公室了。
今儿他跑到这儿来,就为了接待一位不一般的客人——前美国总统尼克松。
四年前,尼克松当总统那会儿,就头一回以总统身份来中国访问,还和毛主席见了面。
这次他来,就是用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和毛主席像老朋友似的坐一块儿好好聊了许久。
聊得正投缘时,尼克松忽然问了毛主席一个挺私人的问题:“我老听人说您多才多艺,您觉得自己有啥特长不?”
听完尼克松说的这话,毛主席笑了一下,接着说了五个字。
尼克松听了毛主席的回应,脸上满是惊讶。这位曾经当过国家元首的人在原地发了会儿呆,接着“唰”地站起来,朝着毛主席重重弯下腰鞠了一躬。
毛主席当时到底说了啥呀?
搁1972年之前,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能坐在一块好好聊天,这事儿简直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美国和中国这俩国家意识形态差别挺大,以前根本就处不到一块儿。自打二战结束那会儿起,两国关系就一直冷冰冰的,没热乎过。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情况才有了些变化。那会儿苏联和新中国关系迅速变差,作为苏联在冷战中的老对手,美国看准了这个机会,想拉拢中国来改善两国关系。
美国心里明白,中国这么个人多、地方大的国家,以后在国际上肯定能有大作为,这时候正好是改善两国关系的好机会。
美国认准了这事后,就开始释放信号,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僵局也慢慢松动了。
美国先让国务卿基辛格秘密去中国打前站,之后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第一次公开到中国访问。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头一个正式来中国访问的总统。
尼克松这次来中国访问,总算见到了他一直盼着的毛主席。
那时候毛主席身体已经不大好了,天天忙国家大事累得生了病。可一听说尼克松要到中国来,他还是坚持要和尼克松见一面。
尼克松头回见毛主席时,老人家走路有点晃悠,可脸上那股子坚定劲儿跟画像里一模一样。说话特别有分量,没聊多久,尼克松就被他的个人魅力彻底打动了。
这场对话的全程,一直是毛主席在带着节奏。本来医生给毛主席安排的聊天时间就十五分钟,可毛主席和尼克松这一谈,实际用了一个多钟头。
毛主席压根没把自己的健康放第一位,国家大事才是他心里头更要紧的。尼克松跟毛主席聊天那会儿,能明显感觉到,人民和国家在毛主席心里头分量有多重。俩人聊的那些话题,差不多都围着这个核心打转。
最后,毛主席用温和的眼神直直盯着尼克松的眼睛,问他:“我觉着啊,您这次来,肯定是为了两国和平发展,对吧?”
尼克松轻轻点了下头,两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次来中国访问的真正意义就在这儿了。
和毛主席这一番聊天下来,尼克松对这位中国领导人打心底里佩服。要走的时候,尼克松笑着跟毛主席说:“要是我能在接下来的大选中连任总统,那我肯定还来这儿,我挺喜欢这地方的。”
毛主席紧紧攥住他的手,笑着回应:“盼着你下次再来啊!”
尼克松头回访华到这儿就圆满收尾了。大家都把他这次出行叫做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尼克松这次来中国访问时看到的、听到的那些事,也让他对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特别感兴趣。他打算回国参加完大选后,再到中国来。
就那会儿的情况来说,他想继续连任成功,其实没那么费劲。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突然出了意外。
尼克松结束访华回到美国后,马上就开始为接下来的总统大选忙活上了。
美国总统每任任期四年,四年前尼克松靠很小的优势赢下大选,当上了总统。
身为共和党的核心人物,尼克松得想法子从摩拳擦掌的民主党手里保住总统宝座,不管用啥招儿。
谁也不清楚尼克松那会儿心里到底在想啥,可没过多长时间,变故真就出现了。
1972年6月17号晚上,美国华盛顿水门大厦里,有个职员刚忙完一天工作,把办公室的灯都关上,正打算回家去。
他是个民主党成员,最近总统大选快到了,手头事儿特别多,差不多成了整栋楼里最晚走的。那时候楼里早就黑黢黢的,一点人味儿都没有。
周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个民主党人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刚走过那条又长又窄的走廊,猛地发现对面楼有个房间里,手电筒的光特别显眼。
他收住脚步,盯着那发光的地儿仔细看。这一看可让他吃了一惊——原来那地儿竟是存着民主党总统大选资料的地儿!
大晚上的,到底啥人打着手电筒跑这儿来了?要是民主党人干的,咋就不敢痛痛快快开大灯看呢?
这么一想,他马上找到大厦的安保人员,让他们派人跟自己一起去房间里看看。
等大伙儿把门推开,接着用强光往屋里一照,这位民主党人当场就愣住了。
带头的那个人这会儿被突然亮起的强光吓了一跳,正翻着的东西也停了下来,呆呆地站在那儿。他那张脸,在场的人都熟得很。
这人其实就是尼克松身边排第一的顾问,名叫詹姆斯?麦科德。
这伙人被抓了个现行,人和赃物都在,根本没法抵赖。没过多会儿,尼克松为了应对总统大选去偷民主党内部情报的事儿就传得满世界都是。
在美国,这事儿是相当严重的政治丑闻。
面对这个指控,最开始尼克松还是一口咬定不是自己指使的。虽然民主党人抓住机会对他一通猛批,但这时候尼克松心里还存着继续连任的念头。结果大选时,他照样赢得了美国老百姓的支持。
不过,随着事情一步步变严重,尼克松的反驳越来越没劲儿了。
尼克松刚赢下总统大选,正张罗着准备再次访华的事儿呢,这时候一封举报信被送到了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的办公桌上。
谁都不清楚这封举报信到底是谁寄的,但就是这么一封信,把眼看就要稳坐总统位置的尼克松赶下了台。
好多证据都说明,这起丑闻背后的主谋就是尼克松。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老百姓们都气炸了,尼克松也成了美国历史上头一个被迫辞职的总统。他原本计划的第二次访华行程,也就这么泡汤了。
听说尼克松被迫下台的消息,毛主席态度和平时没差别,照样友好地邀请了他。哪怕他心里明白,这时候的尼克松,已经左右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了。
可那时候尼克松还陷在水门事件的风波里脱不开身,根本没法马上回应毛主席的邀请。就在毛主席慢慢觉得这事没指望的时候,1976年尼克松却突然提出来要第二次来中国访问。
一开始,尼克松自己都觉得,这辈子怕是没机会再去中国访问了。可福特当上总统后,做了不少事,慢慢把尼克松当总统时留下的坏影响给化解了,这就让尼克松从麻烦里脱身了。对尼克松来说,这肯定是件高兴事儿。
对中国来说,福特上台可真是个坏消息。他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对华策略,把尼克松费了好大劲才打下的两国友好基础又给冻住了,中美之间的交流发展重新回到了停滞状态。
虽然尼克松早已不再是总统,但为了把自己的立场讲清楚,他还是在1976年做了第二次访华的安排。
1976年2月,尼克松按照之前约好的时间来了。这时候他已经没有美国总统的身份了,在美国老百姓里虽说还有点影响力,但跟从前比可差远了。
不过毛主席还是交代,得给这位老熟人最讲究的接待。
尼克松拉着夫人刚走下飞机那会儿,毛主席派来的党内领导就把他们夫妻俩照顾得特别周到。
尼克松刚一见到毛主席,就马上为对方给的特别高规格接待道了谢。
毛主席把手一摆,笑着说:“咱这交情,不会因为你身份变了就变,再说了,我心里啊,就算你不当总统,该担的责任还是一样!”
不过接下来的对话里,毛主席没像尼克松上回访华时那样聊国家大事,反而和他唠起了日常小事。
其实毛主席心里明白,这会儿尼克松手头早没了从前的实权,要是再聊起那些事,估摸着他会有点下不来台。
两人越聊越带劲,话题转得特别快。尼克松又被毛主席那机灵的脑子震住了,紧跟着就问了文章开头提过的那个问题。
听完尼克松这话,毛主席轻轻笑了,接着说了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尼克松听了毛主席的回复,脸上满是惊讶,这位当过总统的人在原地发了会儿呆,接着直接站起来,朝着面前的毛主席重重弯下腰鞠了一躬。
这话听着简单,可真要做到可不容易。但尼克松心里明白,眼前这个上了年纪的人,一辈子都在为这个目标拼尽全力,还把这事办到了顶好。
毛主席的回答让尼克松打心底里更佩服了。等这场谈话要收尾时,他脸上还带着点没聊尽兴的模样。
结束访华行程回到美国后,尼克松开始在美国国内四处讲述自己两次来中国的经历见闻,从他的话里能明显感觉到,他对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特别推崇。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美国老百姓对中美两国建交的支持。
不用说,尼克松这次来中国访问,虽说只是以普通个人的身份,可还是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又出了大力。
因为尼克松早前在老百姓中扎下了挺稳的根基,1978年福特没能接着当总统。新上任的卡特当上总统后,很快就调整了福特时期的对华策略,又和中国走得近了。
没过多久,中美两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后,总算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事儿能成,背后是好多人好些年一起下的功夫,其中功劳最大的,肯定要算毛主席和尼克松这两位。
从那以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都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中国老百姓在开放的国际环境里,日子过得也明显好了不少。
毛主席一直把“为人民服务”这个信念坚持到底。尽管他没能亲眼见证中美正式建交,可要是知道中国在他生前最后那一连串行动之后实现了飞跃发展,肯定会打心底里高兴。
联华证券-配资讨论网-场内配资-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