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去年高调宣布退出世卫组织的动静闹得沸沸扬扬,结果今年世卫大会一开,各国不仅批准了2026-2027年42亿美元的预算,还把分摊会费整体上调了20%。这事儿乍一听像闹着玩——美国拍桌子走人,剩下的人倒把"份子钱"涨了?可细琢磨,里头的门道比菜市场砍价还实在。
先说说这42亿是啥概念。按世卫公布的数据,全球78亿人平摊下来,每人每年不到5毛钱。5毛钱能买啥?在小区门口买瓶矿泉水都不够。可您再看看过去几年的账:新冠期间各国砸钱买疫苗、建方舱,光美国自己就花了超1.7万亿美元;欧洲国家为了隔离政策搭进去的文旅、餐饮收入,加起来能绕地球三圈。这哪是5毛钱的事儿?分明是"平时省小钱,急时花大钱"的典型。
上个月陪邻居张婶去医院,她孙子发烧住院,ICU一天一万二,她念叨"要不是去年交了居民医保,这会儿得卖半套房"。其实国家间的道理跟这差不多——您今天觉得世卫的会费是笔冤枉钱,明天病毒变个种,运输链卡壳、工厂停工,损失的可不止这点会费。就像小区物业费,有人总嫌每月300贵,等电梯三天两头坏,爬28楼累得直喘气,才明白"提前交点钱买踏实"不亏。
那为啥美国退出了,会费反而涨了?说穿了,世卫不是靠美国一家撑着的。美国退出前,每年承担约22%的会费,是第一大金主;现在美国不掏钱了,剩下的194个成员国得把窟窿填上。但更重要的是,疫情暴露了全球卫生体系的漏洞:发展中国家的检测点少、疫苗冷链差、基层医生培训不足,这些问题单靠某个国家砸钱解决不了,得靠世卫统筹资源。
举个实在例子:世卫的"国际卫生条例"监测网络,能24小时追踪病毒变异;"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搞的"疫苗预购机制",让穷国也能以低价拿到新冠疫苗。这些项目看着不显眼,可真到病毒冒头的时候,就是拦住疫情扩散的第一道墙。就像咱们小区的消防设施,平时看着是堆铁疙瘩,真着火了才知道,提前买的那套设备能救整栋楼。
现在各国也算看明白了:病毒可不管你是发达国家还是穷国,德尔塔来了不认签证,奥密克戎来了不看护照。去年欧洲国家还在为"疫苗民族主义"吵架,今年就主动给世卫多打钱;非洲国家以前嫌世卫指导"太啰嗦",现在抢着让专家团队去建实验室。毕竟,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封城封国""抢空超市"的日子。
不过也有人犯嘀咕:多交钱会不会被世卫"拿捏"?其实世卫的决策机制挺有意思——重大事项得194个成员国三分之二同意,美国当年退出前也没少被其他国家吐槽"管得太宽"。现在各国交的会费,主要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卫生体系建设、传染病监测和疫苗研发,这些钱花出去,最后受益的还是每个普通人。
说到底,这事儿就像咱们交医保:平时觉得每月扣几十块没用,可真有个头疼脑热能报销,或者赶上大病能救命,就觉得这钱花得值。全球卫生安全也是这么个理儿——你不掏钱,我不掏钱,最后病毒来了,谁都得掏更多钱治"后遗症"。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联华证券-配资讨论网-场内配资-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